從陪伴到獨立的教養

2011072808:52
間接、婉轉,幸福的力量
◎圓神出版《給孩子的人生先修班》
間接、婉轉,更具有勸說的力量。與其對孩子把話說得太粗糙,毋如多想想,真誠細緻的話的極致美。把話說到孩子的心坎裡,讓孩子享受到生存的快樂、看到自我的權能,讓孩子們學習在心靈上自我安頓,如此,他怎麼能不感到自己是這般地受愛寵與幸福呢!

我幾乎不對我的孩子刻意說,你看,你有多幸福!你有多好命!你應該要好好珍惜你的生活等等,因為我認為這樣略帶強迫性的語句,不僅直擊不到孩子天真的心裡,並且,還讓人感到一股被隱隱責備的侵犯,孩子認為自己幸不幸福,並不是爸媽說了就算,他們心底是否深刻的認同到自己被幸福的對待與愛寵,才具有意義。

因此,當我們好幾次在大馬路上的驕陽毒日或寒風冷雨中,看見年邁的老者與幼童,吃力地推著滿載資源回收物的鐵板車,在川流不息的車陣中緩慢地匍匐前進時,我不會轉過頭對緊握我雙手的Nana說:「你看看,你不用為生活發愁,放學不必像這個小朋友一樣,還得去幫忙做資源回收,你可知你有多幸福!」

他人的生活辛苦,不應當是我教養孩子的比較教材,孩子親眼目擊到這底層生活的景象,必然已有慈憫之心,慈憫本身已是珍貴溫潤的美德,此時我若突然冒出「可見你有多幸福」的姿態,氛圍就整個反轉到一個八股的情境,不僅欠缺感動孩子的力量,也毀壞了他其實正默默觀察著的震撼。...